2019年2月2日 星期六

墨爾本買房的起起落落(二)與banker的第一次交手

續上集:墨爾本買房的起起落落(一)跳入火坑

日子總算來到了與Banker-Brittany會面的那天,到了CBA的分行後稍微坐下沒多久就被邀請至小房間會談了,給了我與 Ivana倆人的收入與支出資料,輸入CBA的系統後就可以粗略估算出我們可以貸款的上限,這計算出來的上限高於我們的買房預算,算是一個小小好消息吧,至少表示我們的買房是可實現的夢想不是幻想😂 (*此估算系統可在CBA的網站How much can I borrow找到*)。
然而,人生不順利的事情總是比較多一點,由於Ivana的打工收入都是現金收入,雖然從銀行的數字可以看出每個禮拜都有現金存入,但是卻從來沒有報稅過,這就大大增加了拿到銀行貸款的難度阿!

經過了好一陣子的討論後,得到了一個有點令人苦惱的結論:我的收入由於都是全職報稅的,所以完全沒有問題,至於Ivana的收入部分則需要補上一些資料後才可以算數。這些資料可以是 (1) 2017-2018的報稅資料、(2) 雇主補上payslip 或 (3) 完整三個月的雇主匯款紀錄。

由於Ivana 的工作不可能拿到payslip,所以選項(2)就直接掰掰惹 :(
選項(3)是個令人存疑的方法,總覺得就算雇主每次給錢都匯款並寫上"payment"的備註,到了三個月後還是有其他的理由不接受這個證明。到最後還是只能乖乖等到七月報稅後,拿到報稅的資料最實在了。

這故事告訴我們假如未來有買房子的打算,記得每年還是要報稅,就算收入太少最後根本不會被扣到稅,但如果另一半從來都沒有報稅紀錄,在申請貸款的時候就會變成被撫養的一方,最終會影響到可以貸款的總額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