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邦廣場被建造以前的兩百年間,這塊土地曾經是原住民的領地、停屍間(!!)、魚市場、辦公大樓與火車站。由於墨爾本市區在當初設計的時候,並沒有規劃出一片廣場讓市民們可以舉辦、參與政治、宗教或者商業活動,隨著大家對於市民廣場的需求愈來愈大,市政府就開始想辦法在市區內找出可使用的土地。
在1968年時墨爾本建立了第一個臨時公共廣場city square(基本上就是一片草皮啦 ),位於Swanston st 與 Collins st 的交叉路口(目前的市政廳對面),開始讓市民們有了可以聚集交流的地方、也曾成為反對越戰者的抗議場所,一直到了1981 city square上的建築完成後,市民才正式擁有一個永久的開放場地。然而這個廣場因為種種的原因後來將一半的面積改建成大型旅館,只剩下另一半變成咖啡廳、少數商店與小型廣場。近幾年隨著metro tunnel工程的開始,city square 已經變成工地暫時不對外開放了。
同樣在60年代,現今的聯邦廣場位址在當時還是火車站Princes Bridge railway station與Princes Gate Towers大樓,到了1996年市政府才決定要將大樓拆掉,對外邀請設計團隊競圖,為墨爾本市民帶來一個全新的大型廣場。這場設計大賽吸引了全世界177個團隊的參與,第一階段只挑出五個候選團隊,最後是由一個從英國來的團隊Lab Architecture Studio贏得這次的競賽。
此項工程最初預估造價約為$128萬澳幣,後來隨著工程的進行才發現工程難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預算一路被提高到$467萬澳幣(好熟悉的追加預算阿!),一直到了2002年這個廣場才正式對外開放。這造價不菲的廣場有著許多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特色,廣場的地面由約47萬個砂岩石塊所覆蓋,這些石塊從西澳運來,希望能夠重現澳洲內陸outback的自然景觀。
廣場上的建築不同於一般建築的方方正正,在這裡每棟建物外部線條都帶有特別的"角度",建物外觀上的"三角型"貼磚也是大有來頭,這特殊比例的三角形貼磚方式英文名為Pinwheel tiling,是由一個特殊比例的直角三角形(1:2:√5,請參考下圖)連續排列組成。有個數學家發現這個比例的直角三角形,可以被分成五個一樣的同比例直角三角形,換個角度想,只要以這樣的直角三角形為基礎,一直拼貼起來就可以擴大成無限大的同比例直角三角形(如果不是很懂也沒關係啦,我也沒很懂😂)。說了一大堆,其實只是要說廣場上的建物外部貼磚就是以這樣的三角形為基礎組成。
目前在廣場上已經有了幾個固定"租客",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澳洲動態影像中心ACMI、SBS 電視台與美術館分館NGV Ian Potter ,以前遊客必去的遊客中心隨著metro tunnel的工程目前暫時對外開放,取而代之的是位在市鎮廳裡新的遊客中心。
廣場從建好到現在也創造了不少話題與爭議,例如一開始的設計圖因為會擋住一旁st. Paul教堂,引起當地人的抗議,又或者是這裡曾被評比為全世界第五醜的建築物。2017年還有消息指出這裡將會橫空出現蘋果電腦的旗艦店,引起大批民眾的不滿,最後這個計畫被迫取消。撇除這些爭議,聯邦廣場已經是市民與遊客最愛的公共設施與慶典舉辦場所。例如每年的澳網盛會、F1方程式賽車或是世界杯足球賽等大型賽事會在這裡直播,讓觀眾們可以聚集起來為自己支持的隊伍加油打氣。此外,只要到聯邦廣場的舞台前有個24小時運作的攝影機,只要到官方網站上即可看到直撥並感受到"媽!我上電視了"的感覺❤。
( 影像直撥網址:http://fedsquare.com/fed-cam )
文章寫到這沒想到也花了我好幾天,只能說文筆與英文皆差的情況下,寫文章的進度只能龜速前進,希望這落落長的資訊可以讓看官能更進一步的認識這地方。
- -
在1968年時墨爾本建立了第一個臨時公共廣場city square(基本上就是一片草皮啦 ),位於Swanston st 與 Collins st 的交叉路口(目前的市政廳對面),開始讓市民們有了可以聚集交流的地方、也曾成為反對越戰者的抗議場所,一直到了1981 city square上的建築完成後,市民才正式擁有一個永久的開放場地。然而這個廣場因為種種的原因後來將一半的面積改建成大型旅館,只剩下另一半變成咖啡廳、少數商店與小型廣場。近幾年隨著metro tunnel工程的開始,city square 已經變成工地暫時不對外開放了。
同樣在60年代,現今的聯邦廣場位址在當時還是火車站Princes Bridge railway station與Princes Gate Towers大樓,到了1996年市政府才決定要將大樓拆掉,對外邀請設計團隊競圖,為墨爾本市民帶來一個全新的大型廣場。這場設計大賽吸引了全世界177個團隊的參與,第一階段只挑出五個候選團隊,最後是由一個從英國來的團隊Lab Architecture Studio贏得這次的競賽。
此項工程最初預估造價約為$128萬澳幣,後來隨著工程的進行才發現工程難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預算一路被提高到$467萬澳幣(好熟悉的追加預算阿!),一直到了2002年這個廣場才正式對外開放。這造價不菲的廣場有著許多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特色,廣場的地面由約47萬個砂岩石塊所覆蓋,這些石塊從西澳運來,希望能夠重現澳洲內陸outback的自然景觀。
廣場上的建築不同於一般建築的方方正正,在這裡每棟建物外部線條都帶有特別的"角度",建物外觀上的"三角型"貼磚也是大有來頭,這特殊比例的三角形貼磚方式英文名為Pinwheel tiling,是由一個特殊比例的直角三角形(1:2:√5,請參考下圖)連續排列組成。有個數學家發現這個比例的直角三角形,可以被分成五個一樣的同比例直角三角形,換個角度想,只要以這樣的直角三角形為基礎,一直拼貼起來就可以擴大成無限大的同比例直角三角形(如果不是很懂也沒關係啦,我也沒很懂😂)。說了一大堆,其實只是要說廣場上的建物外部貼磚就是以這樣的三角形為基礎組成。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目前在廣場上已經有了幾個固定"租客",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澳洲動態影像中心ACMI、SBS 電視台與美術館分館NGV Ian Potter ,以前遊客必去的遊客中心隨著metro tunnel的工程目前暫時對外開放,取而代之的是位在市鎮廳裡新的遊客中心。
廣場從建好到現在也創造了不少話題與爭議,例如一開始的設計圖因為會擋住一旁st. Paul教堂,引起當地人的抗議,又或者是這裡曾被評比為全世界第五醜的建築物。2017年還有消息指出這裡將會橫空出現蘋果電腦的旗艦店,引起大批民眾的不滿,最後這個計畫被迫取消。撇除這些爭議,聯邦廣場已經是市民與遊客最愛的公共設施與慶典舉辦場所。例如每年的澳網盛會、F1方程式賽車或是世界杯足球賽等大型賽事會在這裡直播,讓觀眾們可以聚集起來為自己支持的隊伍加油打氣。此外,只要到聯邦廣場的舞台前有個24小時運作的攝影機,只要到官方網站上即可看到直撥並感受到"媽!我上電視了"的感覺❤。
( 影像直撥網址:http://fedsquare.com/fed-cam )
文章寫到這沒想到也花了我好幾天,只能說文筆與英文皆差的情況下,寫文章的進度只能龜速前進,希望這落落長的資訊可以讓看官能更進一步的認識這地方。
- -
I'll meet you under the clocks!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墨爾本的朝朝暮暮、春夏秋冬嗎? 歡迎參考我們寫的墨爾本旅遊專書-墨爾本自助超簡單!
各大網路書店訂購網址:
誠品 https://goo.gl/6AuZB2
金石堂 https://goo.gl/6e4qNB
博客來 https://goo.gl/d4727e
PChome 24h https://goo.gl/fpp2mK
金石堂 https://goo.gl/6e4qNB
博客來 https://goo.gl/d4727e
PChome 24h https://goo.gl/fpp2m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