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食記) 澳洲那種薯條好吃?Beer Battered Steak Fries、Waffle Fries、Potato Gems、Sweet Potato Fries、Potato Sidewinder 、Crinkle Cut @ 墨爾本不專業炸物館


記得還是學生的時候,偶爾去買一份 Nando's 的 Wedge 就是難得一次的小確幸了,沒想到現在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都在吃各種不同的薯條,害我胖了不少。為了不讓自己的體重白白上升,只好來介紹一下墨爾本常見的幾種薯條,讓第一次來墨爾本的旅客不會拿到菜單就看得霧煞煞,不知道要從哪裡下手。

在介紹薯條的種類以前,一定要先介紹墨爾本最常見的薯條牌子 McCain,不論是在兩大超市還是餐廳會使用的薯條,大部分都會是 McCain 製造的,此外 Edgell 也常常是餐廳訂貨的牌子,不過超市好像就比較少見了。McCain 比較有趣的地方是如果一次叫貨一箱的話,每個箱子上面都會有一個小 coupon ,蒐集起來可以線上登錄換取獎品。廢話不多說,我就從我身邊可以拿到的不同種類的薯條開始介紹,市面上還有其他百百種,有機會蒐集到更多再來和家分享。

1. Beer Battered Steak Fries 啤酒裹粉牛排薯條
Beer Battered Steak Fries 應該是最常見到的薯條種類之一,利用啤酒的氣泡來做出蓬鬆的粉漿,裹在馬鈴薯以後吃起來會更酥脆,我接觸到的 Steak Fries 通常都長得比較"壯"一點,但還不到厚切薯條 Wedge 的身材。不過很多餐廳不論高矮胖瘦,都會把他們的薯條叫做牛排薯條,好像也沒啥規則可尋。在口感方面除了外皮咬下的酥脆外,也能夠品嚐到馬鈴薯的蓬鬆感,缺點是油炸後很快就會隨著溫度下降而軟掉,如果餐廳有配合外送公司的話,個人不建議使用這種厚切的薯條,客人在半小時後拿到基本上就是吃有點溫暖、薯條形狀的...馬鈴薯😂

由於澳洲餐廳對於各種宗教信仰都很尊重,為了"啤酒裹粉薯條"到底是不是穆斯林食品,我還專程孤狗了一下,雖然有一部份的人宣稱在油炸的過程,酒精都會揮發掉,所以回教徒應該是可以食用的,不過為了保守起見,我個人還是覺得這款薯條不應該賣給回教徒。話又說回來,有次我使用氣泡水來代替啤酒,其實效果也差不多,而且還比較便宜,以後說不定會變成 Sparkling Water Battered Fries 為主流?!

2. Waffle Fries 格子鬆餅薯條
Waffle Fries 應該是最近這幾年慢慢紅起來的薯條,因為外觀像是格子鬆餅,所以被稱為格子鬆餅薯條,在 Woolworths 就可以買到這類型的薯條,官網上網友的評價還滿熱烈的,之前還有看過格子鬆餅地瓜薯條 Waffle Sweet Potato Fries,不過最近似乎是下架了 (嗚嗚嗚,還沒嘗試過)。

我個人還滿推 Waffle Fries,由於這款薯條的切片滿薄的,起鍋後口感非常的脆,就算不另外調味吃起來味道也很足,不論是外觀、味道與口感都滿推薦的。個人也非常推薦餐廳使用這款薯條,油炸的時間比較短、維持酥脆的時間也比一般的長條形薯條還長,還滿適合外送服務的,重點是由於形狀的問題,同樣重量時,Waffle Fries 視覺上的份量就是比較大,多少可以省下一點成本 😋

3. Potato Gems 薯球球
Potato Gems 又叫做 Tater Tots,吃起來就像是縮小版的薯餅,不過薯餅很容易一買到手沒多就就油油軟軟,相較起來薯球球就好多了,在沒有額外調味的情況下,個人認為 McCain 的原味比 Edgell 的還好吃。雖然薯球球的尺寸比較小,但應該是因為身材還是偏"矮胖",上菜之後如果沒有快點吃也是很快就會軟掉的類型,相較於一般的薯餅,我個人覺得薯球球好吃多惹!



4. Sweet Potato Fries 地瓜薯條
台灣人對於地瓜薯條應該都不陌生吧,只是這裡能買到的地瓜薯條沒有台灣的地瓜薯條甜,尺寸也比較細長,重點是甘梅粉也比較少見。相較於馬鈴薯做成的薯條,地瓜薯條的成本真的貴很多,如果你發現有店家將地瓜與馬鈴薯的定價與重量都一樣的話,想賺回本就是吃地瓜薯條就對了 😁😁😁

5. Potato Sidewinder 響尾蛇薯條
不得不說響尾蛇薯條名字還真的很霸氣,感覺吃起來就是有種尊爵不凡的氣勢,外型就類似把馬鈴薯做得像台灣夜市會有的龍捲風洋芋片,然後再切成一段一段的就成為了響尾蛇薯條啦!通常 Sidewinder 的厚度比較接近於厚切薯條 Wedge ,所以油炸的時間要稍微長一點,如果酥炸的時間不夠久,口感就會變成...油鍋加熱後的馬鈴薯!

6. Crinkle Cut 波浪薯條
聽同事說亞洲人很喜歡波浪薯條,如果你的餐廳是專攻亞洲人市場又剛好有販售薯條的話,可以買來試水溫看看。基本上波浪薯條和一般長條形薯條吃起來似乎是差不多,除了外表看起來比較特別一點,一樣是起鍋後很快就會軟爛的類型,不推薦給專攻外送服務的店家,不過由於表面是不規則的波浪形,表面積比較大或許可以沾附上更多的調味,也不失為一種優點(只是真的冷卻的很快)。


除了以上介紹的六種薯條外,其實在澳洲還可以找到更多奇形怪狀的薯條,例如 Betty's Burger 的超細帶皮薯條或者是常見的厚切薯條 Wedge,只是手邊剛好沒有這些款式可以拍照介紹,基本上薯條的尺寸愈薄,酥炸後在常溫下就能保持的愈久不軟爛。家裡沒有油鍋又想吃薯條的看倌,其實也可以使用小烤箱來製作出酥脆的薯條,只要先用180度加熱約15分鐘,最後使用烘烤 Grill 功能約2~3分鐘,就可以吃到與油炸鍋差不多的酥脆薯條了。

在墨爾本常見的各品牌快餐店中,我個人應該會給 Schnitz 的薯條第一名,不論是在調味或者口感,都讓我印象深刻,以前我也很喜歡 Nando's 的 Peri Peri Wedge,不過上次去似乎已經沒有販售了。到麥噹噹與肯老爺爺買薯條基本上就是賭人品,除非和店員要求現做薯條,要不就是賭薯條在保溫箱的時間長短來決定好吃與否。話又說回來,每個的喜好也都不怎麼一樣,如果你有覺得好吃的薯條,也歡迎偷偷和我分享,讓我們一起變胖吧!

- -


電子書 "墨爾本沒錢嘛ㄟ通 " 在 旅型 TRAVOSTYLE 上架囉!
售價$89,購書連結與詳細的資訊可以參考連結 https://travostyle.com/book/view/131

書裡將會以比較輕鬆的口吻分享各種省錢旅遊的資訊,包含如何找尋低價優質住宿、善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購買便宜生活用品與超市食材、造訪免門票景點與參加免費導覽,另外也網羅了網路媒體與美食評價平台的資訊,整理出近年來墨爾本比較熱門的$10以下美食,希望讓預算有限的旅客,也能不傷荷包地體驗這美麗的城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